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6章 倒霉催的空头们 (第2/4页)
这其中,又离不开银行的大量放水。基础货币的增发速度,在92年达到了36.4%,93年也高达35.3%。 直白点说就是,流通的钱越来越多了,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用句专业点的话来说,银行放水的速度,等于“鸡的屁”的增速和通货膨胀率。 有关方面的想法是好的,本意是想通过放水,让老百姓的手里都有钱了,可以拉动消费,带动“鸡的屁”的增长和通胀率。 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即便是在这样的大水漫灌之下,通胀依然没起来。 原因说出来都让人有些心疼。老百姓都穷怕了,好不容易手里有了点钱,哪敢、或者舍得乱花啊? 银行放的水在手里转了一圈,老百姓转手又将这些钱存回了银行,一点都没起到拉动消费的作用。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由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胀,被大大延后了。直到今年(94年)积攒了两年的通胀,才终于爆发了,CPI指数瞬间飙升到了24.26%。 这也了了有关部门的一桩心事。若是预设的通胀一直不出现,就跟怀里揣着个炸弹似的,大家天天都得提心吊胆的。 通胀爆表、社会上的资金极度宽松,各类期货的价格,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93年,为了改变基础产品价格过低的局面,有关部门逐步放开了粮食、钢铁和部分计划外煤炭的价格。 93年之前,国家对粮食实行的是统购统销,但今年之后,就对粮食实行保量放价了。 也就是说,除了保证国家所需的粮食数量外,其余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