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_第1653章 登临帝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3章 登临帝位 (第2/4页)

将他葬在了文帝曹丕陵墓的下面,毕竟曹髦是曹丕的孙子,这么安排也是合理的。

    如果将他葬在高平陵的话,反倒是有些不妥当的,毕竟曹髦未曾过继给明帝曹叡,算不上是曹叡的养子。

    这国葬之礼当然是十分的隆重,洛阳城内,满城的缟素如雪,白色的旗幡遮天蔽日,一切都按照天子丧礼的标准来进行,一丝不苟。

    当然,曹髦的陵寝也只能是一座衣冠冢,毕竟此时的曹髦遗体,已经被司马昭葬在了长安蓝田一带,只有等将来攻下长安灭了司马氏之后,才有可能将曹髦的遗骸迁到首阳山。

    国葬之后,桓范挑选了一个吉日,八月初八,在太极殿举行登基大典。

    宽阔的铜驼大街之上,已经是全部戒严了,整条的街道已经是洒扫干净了,纤尘不染,道路的两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已经站满了禁军士兵,围观的百姓只能是远远地站在岗哨的身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驻足围观。

    这是大魏国的一个大日子,在司马昭废魏立晋之后,大魏已经四十天的时间没有天子了,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逆晋的国号当然是魏国的百姓所不接受的,所以这天下的百姓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新君的登基,等待着魏国的重兴。

    阊阖门是皇宫的正门,但是平时它极少开启,只有在帝王登基或者是接受四方朝贡之时才会打开,所以阊阖门是帝王威仪的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