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大明军报 (第2/4页)
五军都督府任职吃粮,京营中甚少见到。 念叨了半刻钟才算结束,底下的兵卒们虽然脸色各异,但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只是直挺挺地站着。 “很好!”贾演脸上露出笑容:“军衔虽然改了一番,但待遇却不减,只是换了一个名字,更容易记罢了。” “另外,以后军中以军衔为尊,不看职位,以下见上要避让行礼,莫要忘了。” 又勉励了一番,夏衣才被发下。 以营为首各自领下。 帽,红巾、衣,鞋,竹席,毛巾等,不一而足。 兵卒们各自欢喜,谁不喜欢新衣。 此次军队的整改,影响涉及方方面面。 除了军衔外,军队戎袍的样式也渐渐统一。 戎服因“武事尚威烈,故色纯用赤”,但是其他色作为配色,有黄罩甲、青白甲、青布甲等等。 更是有五颜六色的盔、巾,军队在接受检阅时,可谓是非常壮观。 (电影长城那被骂的五色甲确实是有,但多用于演习) 但军队是来打仗的,区分敌我就十分重要了,花花绿绿的看得眼睛都难受,统一戎袍样式就很有必要了。 乘着春夏换衣季,京营率先进行了换装。 首先是头盔,也就是兜鍪,或见称为胃,在明军中有飞碟帽、钵胃两种,而京营则以钵胃为定制。 其由缨枪、盔顶、盔体、眉庇、顿项五大部分构成。 就是清朝常见那种头上像是避雷针那种,后来沿袭到了文官帽子上,只是明时更短一些,没有那么夸张。 铠甲上,普通步兵,如盾牌手、掷弹手、长枪手等,着轻棉甲;火枪兵为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