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 (第2/4页)
开始,大汉也从之前的财力紧张之中恢复过来元气,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随着安南被完全纳入大汉的统治当中,南方的珍珠、水晶、玳瑁以及朱崖特产的布匹等等都随着大汉的商贸网络逐渐进入大汉内地,而这些物产一般都是朝廷和南方商贾共同控制生产或者开发的,所以朝廷从中受益颇多,总算是将之前的亏空一并弥补上来了。 这其中,朱崖特产的布匹产自于朱崖上土生土长的黎族人之手,黎族人似乎在织布上颇有心得,织布技术竟然还胜过江南,因此朝廷在积极展开和黎族人的合作同时,也开始引入黎族人的织布技术,甚至直接引入黎族人。 很多江南工坊现在已经开始任用黎族人作为技术工人,生产出来的布匹质量和花色上都胜过其余家,一时“洛阳纸贵”。 对于这样的现象,李荩忱当然是默许的,通过在织布技术上的交流,大汉的人快速涌入朱崖,让这个曾经的避风港已经变成大汉在南洋上的重镇,同时又能加快大汉和黎族之间的融合。 历史上虽然朱崖一直和华夏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到了宋元时期甚至已经把朱崖纳入版图之中,还设立了儋州等地,但是实际上一直作为流放官员的地方,比如可怜的苏轼,对本地的土著并不能算重视。而到了宋末元初,黄道婆将黎族的织布技术带到了江南,才第一次让华夏意识到远在南海上的海岛上,竟然还有这么一个拥有一流织布技术的民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