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 (第2/4页)
去的,这些意图都蕴含在了和杨坚签订的通商等条件之中,而巴蜀强大的工商能力将巴蜀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散布出去的同时,带出去的还有巴蜀甚至整个大汉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先进的商贸制度,自然而然引起了北朝广大工商的注意力。 别看这个时代的工商没有什么地位,但是他们却是在农耕社会流动最为广泛和密集的人群,而在这些人群的流动之中,也带着情报的流动,白袍只需要在主要的城镇之中设立据点,就能够通过对大汉有好感甚至已经和大汉搭上线的商贾和工匠们源源不断的搜集四面八方的情报。 商贾这里可以获得北朝兵马调动和粮草调动的消息,毕竟这些商贾行走在路上,多多少少也会遇到移动的军队和粮草车队。而工匠这里则可以获得兵马的布置安排,毕竟军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召集工匠配合随军的匠人为大军打造新的兵刃等等,而在这不经意之间,情报自然也就泄露了出去。 在这根本就没有什么情报保密制度甚至是意识的时代,想要搜集情报自然很轻松,尤其是当搜集情报的探子是几乎无孔不入、和社会息息相关的工商的时候。 先拿住大城池和大城镇,就是李荩忱和杨素的初步计划,农民固然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但是农民的流动性太低,也就导致他们注定不可能成为情报的主要来源,而一向不受重视的工商,才是大汉想要先一步掌控北方的依据。 更何况华夏的农人,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农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