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六七章 长处和短板 (第3/4页)
过层层批阅,物资的调动也在御史台的监督下畅通无阻,不会再和南陈时候那样由于各个王府和各个都督之间的各自为政而需要经过层层盘剥尚且慢吞吞。 至于那些巴人、南中各部、岭南各部,更是在这一次的举国动员之中发挥了很强的力量,尤其是已经下山定居时间比较长的巴人,成为这一次把巴蜀的粮食向西北转运的主力,行驶在蜿蜒蜀道之上的车队多数都是巴人丁壮组成的,甚至这些丁壮都是自发前去汉中参军的,所以护送粮食和器械只不过是让他们多了一项顺手的任务,官府只需要负责他们的伙食。 而这些丁壮到了汉中之后就会编成军队,以应对当时西北有可能出现的大溃局。当然最终西北的军队没有让这些袍泽有机会上战场,官府现在正在统一组织返乡,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这些丁壮也都经过了准军事化和初步的军事化训练,现在返乡主要是为了准备明年的春耕,而春耕之后随时都可以再次成军。 与此同时,岭南一年三熟的粮食也是源源不断的北运,“漓水—灵渠—湘水—大江”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整个大汉在这一场战争的背后凝聚为一个整体,这才是朝廷上下最高兴看到的。 粮食的运输、人口的流动,无疑最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 “诸位爱卿,今日虽然不是大朝会,但是在座的也都是我大汉的国之栋梁。”李荩忱的目光在臣子们身上扫过,小小的御书房之中,朝廷尚书以上的官员济济一堂,“能够通过诸位掌控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