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础上 (第2/4页)
低声道:“可是一个长安义学很难支撑起来三辅的需求,更往论一个关中了。” “不,朕倒不是这样打算的,”李荩忱微笑着说道,“现在这个长安义学,只是一个例子,给全天下人看的例子。” 徐素怔了一下,这倒是她之前从来没有料到的。 毕竟义学绝对不是什么赚钱的东西,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并不一定全部都可用,甚至有可能众多投入的钱财都打了水漂,如果不是有内库作为支撑,恐怕没有人会有胆量。 作为例子,又是什么意思? “义学的根本在于内库的支出,”李荩忱斟酌说道,“可是内库并不是源源不断的有钱财进入,在义学的基础上,必须要把更多的社会力量牵扯进来,朕现在要把长安义学作为一个模板,告诉世人,这样一种教育后人、培养人才的行为是可行的,现在的大汉,不仅仅能够通过书院来培养人才,而是能够通过更多的方法,义学也好,私塾也罢,现在大汉上上下下需要的是人才,需要的是能够带动着各个层级、带动着整个时代向前进的人才。” 徐素诧异的看向李荩忱。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小看了李荩忱,或者说小看了李荩忱的格局。 徐素以为李荩忱想要开办义学,仅仅是因为让后宫的妃嫔们有点儿事情做,而且也是为了能够为自己培养出来一些可堪大用的基层人才,毕竟金陵书院也好、成都书院和岳麓书院也罢,培养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