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 (第1/4页)
大汉这边负责主持谈判的杨素和陈叔慎虽然不对付,但是口径是完全一致的。 割地,赔款,称臣! 割地,割什么地?潼关以内,全部关中之地。 赔款,赔什么款?河北半年赋税。 称臣,称什么臣?宇文宪奉大汉天子李荩忱为帝,李荩忱封宇文宪为王,宇文宪向大汉俯首称臣。 宇文宪自然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的。他的条件也很简单,同样也不是大汉能答应的。 不割地,不赔款,大汉奉还大周皇帝宇文赟,双方互为兄弟之国。 要是杨素和陈叔慎答应了这样的条款,那么他们两个回去之后就可以告老还乡了,否则还有何面目见人? 不过有分歧归分歧,在如今的局势下,不谈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咬着牙关谈,努力为自己这边再争取到一丝一毫的利益。 经过两天的口水战,双方在充分交换了意见、表达了看法、理解了对方的立场之后,总算是有一点成绩了。 大汉的割地、赔款和称臣变成了割点地、赔点款和不称臣。 所谓割点地,就是宇文宪向大汉移交华阴,但是保留潼关的控制权。所谓赔点款,就是宇文宪可以支付汉军驻扎鸿门半个多月来的粮草军饷,并且愿意接受汉军就鸿门之战的死伤开出来的抚恤金。而不称臣,就是很单纯的字面意思,宇文宪不向也不可能接受向大汉俯首称臣,不过在大汉提出的岁币概念上,宇文宪倒也愿意向大汉退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