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 (第3/4页)
之乱的时候还经历过战火,不过好在李荩忱有陈顼这样的好岳父。因为陈顼生孩子的本事着实是强大,再加上经过陈顼的上一任陈文帝陈蒨时期的养精蓄锐和励精图治,所以到了陈顼这一代国内还算富足——否则也不会有能力发起北伐,因此宫中殿宇数量得以扩展。 当然了这些宫殿也都算应急产物,称不上什么豪华富贵。不过宫中真正称得上豪华的,也就只有陈叔宝时期修建的两座藏娇用的高台了,既然高台没人住,大家住的地方就都大差不差,没有什么好嫉妒。 李荩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建康府偏安江南,在李荩忱的心目中并不是理想的未来一统天下后的朝廷所在地,之后朝廷的重心肯定还是会向北移动的,无论是长安、洛阳还是邺城,都要比建康府更利于稳定北方。 在李荩忱的计划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汉的主要敌人应该都还是北方的高丽人、吐谷浑人以及草原上的铁勒人,显然大汉的权力中枢落在北方更合适。 而且在天堑还未变通途,大江依旧是现在南北无法逾越的屏障,隔着一条大江,再隔着一条淮水,然后还有一条大河,大汉如果以建康府为立足点,那么对北方的控制肯定会越来越弱。 相比之下,从江南继续向南,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强大到足够让大汉国土沦亡的对手,而且大汉征服南方也不依靠兵马,而是依靠文化的输出和贸易的往来,只要大汉在南方的经济、文化传播中心还在,那么政治中心的转移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