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_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 (第2/4页)

趁势直接突入潼关之中,之后司马消难便坐镇潼关,和汉军对峙。

    尉迟迥轻车简从前来潼关,李惠作为长史留在了洛阳,所以尉迟迥身边能够靠得住的也就只剩下还算有几分将才的司马消难。

    原本自己信任的曹孝达、尉迟顺等人都已经或战死、或被俘,而自己本身也已经垂垂老矣,剩下的几名将领也并不是常胜将军,要他们统筹各处、把守洛阳大大小小的关隘,必然会有漏洞,可是放眼现在的北周,可用之人终究也就只有这么多了,基本上都是当初曾经追随过齐王殿下的老将。

    现在天下南北的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人心思变,即使是明知道南方的世家多数都已经烟消云散,北方世家的心思也会向大汉倾斜,没有办法,谁让大汉占据着正统不说,在实力上也远远地超过北方呢?更何况现在的北方,实际上也就是当初北齐的地盘罢了,而大汉则是北周和南陈的总和,甚至向南还有更远的地盘。

    北齐没有挡住北周,难道现在的北周就能挡住大汉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世家们终究也得为自己的性命考虑,化为凡人,总比为北周殉葬了好。因此世家们对北周多数也都是阴奉阳违,要钱要粮,还是会给的,但是自家的子弟出现在朝廷之中的却越来越少,显然大家都开始和北周划清关系。

    钱粮可以解释,那是被迫的,大汉就算是真的问责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但是一旦自家的子弟出仕,那就不是被迫不被迫的问题了,原则性的错误犯下了,可就没有了补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