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_第七八一章 督战(两章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八一章 督战(两章合一) (第7/7页)

说明战况,又问大家认为是否还能坚守?

    与会将领无人发言。

    然后唐生志出示了委员长11日发的可以“相机撤退“命令,问大家该如何决定。

    没有人表达反对撤退的意见,于是唐生智让大家都在会议记录簿上签字,表示对撤退的决定共同负责。

    然后分发参谋处当天凌晨起草的撤退命令和突围计划,并决定将撤退时间提前到十二日晚上十一点钟。

    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专家分析后认为,唐生志的这个撤退计划在战术上可行的,日军进攻南京的部队不多,包围圈并不严密,主力从日军正面突围是最佳选择。

    但问题是,计划若是能推后两天,该打的打,该撤的撤,该准备的准备,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发布撤退命令的会议在下午五点召开,然后要求各部在晚上十一点就进行突围,近十万人撤退,各部根本没时间协同。

    唐生志也更没有想到,负责卫戍南京的各部队将领,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总司令放在眼里,有的甚至擅自丢下部队逃跑,这也是南京保卫战撤退过程中混乱的源头。

    一是八十八师师长宋元良,二是教导总队司令桂永青。

    宋元良不用说了,出了总司令部,就带着警官和副官逃了,买通了老鸨,躲到了一家妓院里……

    剩下的两成责任归到他头上,一点都不冤枉。

    宋元良弃军而逃,并不是他突然做出的决定。

    唐生志通知他开会之前,宋元良就偷偷摸摸的率师直属队擅自向下关撤退,企图渡江北撤。

    结果在挹江门外被36师师长宋希连的督战队用机枪“劝阻”,只得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师部的传令兵是在半路上碰到他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