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六九章 影响 (第6/11页)
祥已六十有五,他才三十五岁。 十二月三日,也就是方不为登船出海的那一天,少帅再次跑到洛阳,向蒋介石面报,称其部下不稳,他难以支撑,再三请求委员长前往训话。 委员长同意了。 恰恰是第二天,马春风又接到了江雄风的秘报:张杨二人连续数夜密会神秘人物,具体内容不详! 这份密报刚刚送到委员长的案头,江雄风的第二份密报又来了:张杨二人疑会采取“兵谏”,逼迫委员长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马春风深夜去见委员长,却被委员长一通大骂:你当潼关外的三十万中央军是摆设? 第二日一早,委员长乘着专机,连潼关都没去,直接去了西安,驻华清池。 委员之所以如此的有恃无恐,一是他坚信,在三十万中央军的包围之下,少帅根本不敢异动。 二则是他高估了自己的个人魅力。 这几年来,每逢关键时刻,张少帅都会义无反顾的站在他这一边。 东北易帜,中原大战,二次下野,九一八时,秘令东北军不得抵抗…… 少帅对这位义兄有一种迷一般的崇拜,甚至不惜为委员长背黑锅。 委员长相信,张少帅绝对不会害他。 确实,委员长真没有料错。 所以,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虽然一个都没跑了挨了好几顿训斥,但不管是委员长还是他们四位,都知道哪个有功,哪个有过。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谷振龙就奉委员长之令,已逐渐将各地方宪兵部队中的特务组织向马春风移交。 他则专心致志的办他的宪兵学校,扩充宪兵作战部队。 没查到西北异动,也赖不到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