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_大明嫡子 第5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子 第592节 (第6/6页)

子封赏有功臣子。除了那些战死无子,纯粹只是给个名头的,朝廷前后共计封赏公侯伯六十多人。

    而仅是淮右一系,朝廷下旨在凤阳城建造公伯侯宅邸的,就有六公二十七侯。近乎国初半数得到封赏的公侯伯爵,是出自淮右一系。

    然而这些年下来,凤阳城里的六公人家,韩国公李善长一系已经尽数被株连。

    余下五公人家,这两年倒是相对安稳一些,只是郑国公府现在更名开国公府,魏国公府、曹国公府到了二代,宋国公府和卫国公府又长期在外领兵。

    至于那剩下的二十七侯府,除了个别早死的,有近乎半数的人家是在洪武二十三年被朝廷定位党谋赐死,乃至株连。

    “陛下能记着我等老臣人家,殿下更是亲自来中都,朝廷恩典深重,是我等老臣人家的殊荣。我等人家皆是与陛下同出淮右,这些年当家的或老或死,但小一辈却还是习得武艺。

    朝廷若要旨意,小一辈的儿郎们,自会如父辈一样,为陛下、为朝廷领兵出征,上阵杀敌,便是马革裹尸而还,我等人家也绝无怨言。”

    信国夫人胡氏拉着朱允熥的手腕,面有哀容,却语气坚定的诉说着。

    满凤阳城,信国夫人胡氏是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的。

    这些年,仅仅是汤家一门,就为朝廷献出了好几位族中儿郎的性命。

    洪武二十三年,信国公嫡子汤鼎,病故于班师回京路上。

    洪武十八年,信国公三子汤鼐从征,战死军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