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625节 (第2/6页)
西段的上元门外,如今已经有了一座码头和仓储地的雏形。 至于东边的幕府山,此名自东吴时期便已存在。 也叫莫府山,古时俗称石灰山、白石山。 幕府山不大不高,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长不过一十二里地,宽不足三百丈,最高峰不过六十丈。 却因山势绵延起伏,登临幕府,可远眺景天一色,万里长江从山头奔腾而下。 又因有幕府登高、达摩古洞、永济江流、化龙丽地、嘉善闻经、燕矶夕照六景,成了金陵四十八景最集中的地方,名声广为流传而众所周知。 而应天的金陵之名,也与此幕府山有关。 传闻战国时期,楚威王为了压制应天地区那所谓的‘王气’,派遣官吏军马,埋金于幕府山西麓金陵冈,方才有了金陵城的城名。 至于楚威王到底有没有埋金幕府山,恐怕早就有人前往金陵冈一探究竟了。 只是这些传闻和四十八景,都只是增添了幕府山的一丝名气罢了。 如今的幕府山,在朝廷而言仅仅只是一处,因地高而可望江面,足以作为防御江北的兵家要地罢了。 除了幕府山那六景之外,各处山顶山脊与江边的山脚,建造了大量的军营屯驻兵马,以及射江炮楼。 而在上元门东边,不过一里地的半山腰上,乃至一处地势稍微缓和的山台上,虽无凉亭楼阁,却也是快铺了青石条,从山脚到山顶造了石台阶的观景台。 这边不是幕府山最高处,也不是最佳的观景点,加之今日山上山下都有应天府的官差把守,此处便加不到一个寻常百姓。 平台北侧空空荡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