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556节 (第5/7页)
一笑。 “孙儿自是清楚。”朱允熥轻言细语,解释道:“若是天堑变坦途,我朝百姓南北往来便再不需借舟船之力。而商贾行商亦可节省舟船之费,货物再至售卖之地,百姓购进之价亦可节省。” 说到这里,朱允熥停顿了一些,看向老爷子。 最后,他才继续道:“而最重要的是,若天下江河皆可变为坦途,我朝大军南征北战,将神速也,战马不停,大军一往无前,朝夕而至。 应天出兵,无须舟船耗时,铁蹄阵阵跨越江河,直往九边塞外,畅通无阻,行军之速倍增之。” 一支万人的京军,从应天城出发,前往宣府镇需要多久的时间? 且不说往后的路程如何。 仅仅是从应天城跨过城外的长江,踏足江北之地,就需要一整日的时间。 水师战船需要停靠在龙湾码头,将这万余将士送往江北,且还要拉送战马、军械、粮草等等军用之物。 若有桥梁横跨江面,一万人的兵马北上,只需个把时辰足以。 老爷子的眼睛已经开始放光了。 朱允熥轻咳一声:“只要潘德善的水泥减水坝筑成,便说明朝廷可以借助水泥减水坝之法,在这江面之下打下一个个的桩子,高出水面,再于其上建造桥梁桥面,那时候则无需担忧江河之水的冲刷,可保百年无忧,到那时天堑亦可便坦途。”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他不懂建桥一事,却知道只要这些水泥减水坝的桩子若是当真能抗住江河之水的冲刷,那在这些桩子上横跨建造桥面,绝对是可行的法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