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_大明嫡子 第6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子 第652节 (第5/5页)

国之治虽好,累数朝却终是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夏商周三朝行贡赋之制,春秋管仲行相地而衰征。两汉编户齐民,分有田租、算赋、口赋、徭役、兵役。魏晋南北行租调,隋唐使租庸调,宋以募役及方田均税。

    恒地于中原,千载数朝,百姓何以哀于元末,筑我大明重塑。

    臣之老矣,如似桑泥之老农,行于泥泞,拔腿为艰。得蒙陛下隆恩,以少师荣。

    老臣此间之诚,莫叫悔言。

    中原恒地,强似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百年国祚,开国之民,亡国可在?开国之地,亡时名于何人之下?

    稻种于春,收于夏,复耕秋收。麦种于冬,收于春,夏秋两税。百姓四时而动,终年不歇,薄田一二,揭盖以水,筷立而倒。

    陛下亲历阡陌,起于农桑,经前元乱世,知乱世之下,百姓易子而食之灾。

    上善若水,民为水。

    盖谷不足,则食不足;食不足则民之所天不遂,物之可贵如此,苟非顺时调护,何以得之农者,当知其力矣。”

    袁素泰的身影,在洞开的奉天门下,随风摇摆着。

    他已奏对完,可这篇长长的奏对之声却还回荡在奉天门前。

    朱元璋目光凝重,静静的回想着袁素泰刚刚的那番话。

    袁素泰今日当众的这番话,通篇没有提及半处朝野上下的人和事。整篇也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百姓之艰,农事之难。

    只是皇帝明白。

    这位如今朝堂上文官第一人,是在和自己说明新政必须要做下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