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552节 (第3/6页)
,在军中被称之为常十万,生前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洪武二年,常遇春爆卒军中,年仅四十。 朝廷追赠其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开平忠武王,便是常遇春的王爵尊号。 大明的一字亲王,再如何也不可能封于异姓。那二字郡王爵,也就是如常升、李景隆等人最高的荣耀了。 常升的父亲常遇春嘶吼追封开平王,他如今若是因功晋封,以开平郡王袭之,自然是无可指摘的。 而曹国公李景隆也是同样的情况。 国初洪武年间,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便因功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任官大都督府大都督、兼管国子监。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朝廷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于功臣庙,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李景隆如今的曹国公之爵,便是袭自李文忠身前的国公爵位。他与常升有着相差不多的情况,若论功晋封郡王爵,自是以岐阳郡王最合适。 到这里,今天因东征大军捷报而产生的诸事,也算是议的差不多了。 朱允熥也有了从文渊阁离去的意思。 倒是一旁的朱高炽轻咳了一声,眼神淡淡的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这时才想起来,定住刚刚已经要抬起的脚,轻声道:“倒是还有件事情,也要内阁尽快的阁议出来,写好了章程呈奏御前。” 任亨泰今天处处吃瘪,这时候显得有些倦怠,双手拱在一起,低声道:“殿下请说。” 朱允熥笑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孤觉得,瀛洲虽不过弹丸之地,可孤悬海外,朝廷设道便不能太过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