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火浣鼠 (第3/4页)
必真有。至明帝时,有以火浣布至者,於是遂刻此论。是知天壤间何所不有?耳目未接,固未可断以为必无也。 昔温陵有海商漏船「昔温陵有海商漏船「船」稗海本、津逮本、学津本作「舶」。」,搜其槖中,得火鼠布一疋,遂拘置郡帑。凡太守好事者,必割少许归以为玩。外大父常守郡,亦得尺许。余尝亲见之,色微黄白,颇类木棉,丝缕蒙茸「丝缕蒙茸「缕」原作「绫」,据稗海本、津逮本、学津本改。」,若蝶纷蜂黄然。每浣以油腻,投之炽火中,移刻,布与火同色。然後取出,则洁白如雪,了无所损,後为人强取以去。「或云,石炭有丝「石炭有丝「炭」稗海本、津逮本、学津本作「岩」。」,可织为布,亦不畏火,未知果否。」)。 昙云心里莫名一喜,暗道:“火浣怎么会会出现在这里?看来天下的妖兽又开始活动了。哼哼,莫桑松,就凭你那一句替天行道,未必能够成大气候。天下邪魔外道不计其数,你要猴年马月才能如愿得偿矢志所望?” 火浣布用石棉纤维纺织而成的布。由于具有不燃性,在火中能去污垢,所以中国早期史书中常称之为“火浣布”或“火烷布”。 《列子》:“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鋙之剑,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 出处:《列子·汤问》:“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