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2 (第3/4页)
义者,为达目的,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 当年全国受压迫的劳动者团结起来推翻了三座大山,又赶跑四大家族,现在他就能舔着脸把人请回来。管他三七二十一,只要能够满足他的需要就行。 廖副书记还在滔滔不绝。 余秋倒是提出了一件事:“汽车也是有市场的,只不过得经过比较长的时间线。人们还是有坐车需要的,买不了就坐出租车。” 一般老百姓肯定坐不起出租车,现在国内压根也没有出租车的概念。 但是假如过来的商人多了,那他们的需求肯定会很大。公交车有线路的限制,不自由,况且公交车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能到。 再加上现在各地的社队企业增加,出门跑业务的人也多了不少。这些人手里头揣着东西甚至是大笔现金,等公交车慢不说,还有很多潜在的风险。 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就算咬咬牙一跺脚掏了大钱坐出租,也还是划算的买卖。 所以八.九十年代出租车刚兴起的时候,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租行业也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当时是真正意义上的四个轮子一转,给个县长不换,人家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县长一两年的工资了,人家为什么要换呢? 这其实跟民国的时候也有相似的地方。民国早期出租车司机也是高帅富行业,因为当时车资按小时算,坐一个小时的出租车就好几块大洋,抵得上一般人一两个月的收入了。姑娘相亲的时候都要跟媒婆说明白了,希望对方是个出租车司机才好。 廖副书记摸着下巴开始琢磨事儿了,看样子这个汽车还是有搞头的。不要美国的进口车,要从美国引进生产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