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58 发迹点 (第6/7页)
但是绝对尊敬。 这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其实很正常。 人类身上有很多无法被量化的特助,比如所人格魅力。 库尔奇身上就有一种很神奇的人格魅力,让人不自觉产生好感,继而加入到库尔奇的阵营中,无所畏惧。 在法国铁路工人罢工过程中,库尔奇没有为个人谋取哪怕一个法郎的利益,这实在是太难得了,彼得洛维奇自认做不到。 有些人注定天生伟大。 「你现在的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巴基卡斯才是真正的思想工作者,彼得洛维奇严格来说是行动派。 「什么?」彼得洛维奇还不自知。 「你在南部非洲已经很长时间,难道你就没发现,南部非洲实行的是和俄罗斯既然不同的方式,然而殊途同归,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南部非洲的工人,和俄罗斯的工人,到底谁生活的更好?」巴基卡斯问题犀利。 彼得洛维奇陷入沉默。 谁生活的更好—— 这是个问题,又不是个问题。 单纯从生活水平上来说,毫无疑问,南部非洲工人家庭生活水平远超俄罗斯。 1944年的当下,南部非洲工人平均月薪,如果不计入外籍工人的话,没人每年收入大约1000兰特。 别嫌少,大概五年前,南部非洲工人的收入水平,还在大约每年400兰特左右。 也就是说这几年,南部非洲工人的收入,每年在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速度增长。 同样是1944年,俄罗斯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大概200卢布左右,折合兰特—— 没办法折合,因为卢布没有加入国际货币体系,根本无法在国际上流通,所以卢布和兰特之间不存在兑换比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