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46 万劫不复 (第3/5页)
伦敦也有很多人认为,根本不可能爆发世界大战,理由就是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以及尼古拉二世的关系,他们都是亲戚,有什么事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就能解决,根本不用上升到战争的地步。 即便是爆发战争,也不会太激烈,最多是象征性的局部冲突。 “巴尔干战争刚刚结束,参战国需要时间休养生息,至少两年内不会爆发战争。”菲利普也有理由,并不是盲目乐观。 不过形势明显比菲利普估计的更严峻,伦敦会议是一次失败的谈判,不仅没有解决巴尔干联盟和奥斯曼帝国的问题,反而因为各个都心怀鬼胎的英法德奥进一步激化了矛盾,结果《伦敦条约》刚刚签署不久,巴尔干联盟就内部分裂爆发战争,这更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签署的《布加勒斯特和约》中,主动挑起战争的保加利亚几乎失去了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得到的全部土地,赢得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胜利的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希腊站到了协约国一方,利益严重受损的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则是加入了同盟国。 或许和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尼古拉二世看在大家都是亲戚的份上不想打,但是巴尔干半岛的那些国家可不在乎这些,各自选边站队之后,各个国家都感觉实力恢复又有了强力援助,肯定会迫不及待的发动第三次巴尔干战争,这时候就算英德俄不想打,也要被迫拖入战争。 “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长一些,那么确实是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但是战争只打了两个月奥斯曼帝国就认输,对于巴尔干联盟来说胜利来得太容易,各国都没有受到多大损失,根本不需要太长时间恢复实力。”罗克在这方面肯定比菲利普更专业。 关键是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