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68 不共戴天 (第4/7页)
当时的第一集团军大约16.5万人,现在还是这个规模,没有任何改变。 安琪率领的第四集团军成立时间较晚,规模扩张的速度,在南部非洲所有战区中士最快的,从最开始的不到10万人到现在的大约90万,第四集团军在南部非洲各大军区是实力最强横的。 “印度军队超过300万,残留在印度东部的叛军最多不超过2万人,以印度军队的实力——”安琪不能说无能为力,这个问题也不能简单的用数字来衡量。 单纯从能力上来说,奥金莱克是远超蒙巴顿的。 盟军在北非击败隆美尔,实际上延续的是奥金莱克制定的作战方案,跟蒙哥马利和巴顿没多大关系。 奥金莱克是因为跟温斯顿关系不好,所以被发配到印度,马来战役期间,奥金莱克竭尽所能给与马来方向最大援助,安琪和麦克阿瑟都心存感激。 现在英军在东亚的总司令换成蒙巴顿,安琪不知道奥金莱克怎么想,但从蒙巴顿的表现上来看,他太急功近利,把个人荣誉置于大英帝国的利益之上,不太好评价。 置于300万英印部队,用于印度方向的不到十分之一,这也是翁山能坚持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关于印度方面的最新情报是,蒙巴顿正在努力和翁山进行联系,希望把翁山争取到盟军这边。 安琪不想评价这种方式是对是错,站在大英帝国的立场上,这明显是为未来埋下祸根。 另一个时空的“蒙巴顿方案”,根源就在这里。 “我们击败叛军是毫无问题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如果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东亚的和平,我认为这是值得的。”蒙巴顿要的是胜利,过程不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