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24 穷途末路 (第2/5页)
和昔兰尼加当地的抵抗力量非常顽强,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八千到一万人,但是他们的领导人全部都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精英人才,其中就有日后的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穆斯塔法.凯末尔。 拥有海上优势的意大利根本无法离开舰炮的掩护深入内陆,战争的费用也很快从每个月的30万里拉飙升到每个月80万里拉,刚刚统一不到五十年的意大利没有英法这些殖民强国几百年的雄厚积累,也没有德国美国这样新兴国家的强大工业能力,占领区此起彼伏的反抗行动让意大利军队疲于奔命,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则是躲在舰炮无法覆盖的内陆地区,顽强抵抗意大利的入侵。 奥斯曼帝国的问题更严重,意土战争爆发之前,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地区已经事实独立,另外还有部分地区取得自治地位,半岛各地的斯拉夫民族主义者强烈要求独立,奥斯曼帝国控制乏力。 意土战争爆发后,前线的北非部队还在顽强抵抗,巴尔干半岛却后院失火,以塞尔维亚自治区为首的,门的内哥罗(黑山王国)、保加利亚公国、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等等曾经被奥斯曼长期统治的国家和地区结成同盟对抗奥斯曼帝国,和北非相比,巴尔干半岛才是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利益,所以奥斯曼帝国无心恋战,只能被迫放弃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把主要精力放在缓和内部矛盾上。 这时候的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之间就需要一个联络渠道,和双方都有贸易往来的南部非洲成了最佳选择。 “基本上就是这样,意大利海军封锁苏伊士运河,袭击奥斯曼帝国的运输船,并且攻击爱琴海地区,占领了包括罗德岛在内的十二个岛屿,对奥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