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_1868 法棍面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68 法棍面包 (第3/5页)

笑的,根本毫无作用可言。”伦纳德·卡佩邀请李傲在圣洛克最豪华的餐厅吃饭,这家餐厅同时提供最标准的西餐和中餐,绝不是外面那些滥竽充数的餐厅。

    餐厅是不是纯粹,主要是看是否原汁原味,不过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比如李傲就无法接受这家餐厅提供的法棍面包。

    很多华人对面包都有一个误解,认为面包就是那种甜甜的,松松软软的,买来之后直接吃,就跟华人常吃的馒头包子差不多。

    其实差距大了,正宗的法国面包硬的可以当做武器打死人,而且是咸的不是甜的,吃法就跟羊rou泡馍一样得掰开泡在汤里吃,干吃的话纯粹就是跟自己的牙齿过不去。

    这也是有原因的,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欧洲穷得很,绝大多数欧洲家庭连烤面包的烘炉都修不起,通常一个地区只有一个磨坊或者公共烘炉,使用磨坊和烘炉要缴税,这就是磨坊税的由来。

    既然烤面包要缴税,那么就得一次性多烤点,越多越好,烤一次吃几个月都有可能。

    于是欧洲人烤面包,就要尽可能把面包里的水分烤干,这样就可以长期存放,于是就有了法棍面包。

    这里要说明的是,欧洲人一直是以面包为主食,rou啊禽蛋啊蔬菜啊很少,所以小胡子上台的时候才许诺要让德国人的餐桌上摆满面包和牛奶。

    真不是小胡子省事,而是大多数欧洲家庭,食谱就是面包和牛奶,辅食很少。

    英国够发达了吧,炸鱼和薯条是国菜,欧洲传统面包刚烤出来的时候还可以,但是冷却下来之后就异常坚硬而且难吃。

    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度对食物实行配给制,英国的厨子们就发明了一种杂粮含量高达76%的战争面包。

    后来战争面包的杂粮含量高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