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23 一言不合就建港 (第3/5页)
对,作为一家专业的安保公司,保护伞公司连装甲兵这种高度专业的雇佣兵都有,而且装备的还是在世界大战期间声名大噪的“轻骑兵”。 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标准,中后期才参战的“轻骑兵”其实应该算是中型坦克,在南部非洲,“豹”式坦克列装部队之后,“轻骑兵”已经成为轻型坦克,并没有完全退出现役。 美国卖给巴西军政府的坦克,以及南部非洲卖给米州的坦克都是早期型号的“游骑兵”,保护伞一家商业公司装备的却是装甲更厚、马力更强、火力更猛的“轻骑兵”—— 就问找谁说理去。 维多利亚港,这座始建于1535年的城市,1823年成为圣埃斯皮里图州首府,是巴西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两年前铁四角公司以15万兰特的价格从维多利亚港北部购买了一片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然后又投资了150万建设港口,并且将这个港口命名为基钦钠。 南部非洲在建设港口方面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基钦钠港自然条件优越,平均水深15米左右,最深处40米,码头可以停靠十万吨级远洋巨轮,为了方便将铁矿石装船,铁路直接通到码头,保护伞公司的四艘“鲨鱼”级护卫舰现在就整齐的停靠在泊位上。 按照南部非洲的习惯,港口同样分为港务区和生活区,生活区沿海岸线绵延五公里左右,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沿海公路两侧种满了酒神菊树和迷迭香树,为了把这些生长在巴西内陆的树木移植到沿海地区,铁四角公司下了不少本钱。 港口都已经修建了,还怕这点树钱? 而且这钱也不白花,按照南部非洲标准,巴西现在连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就算里约热内卢和维多利亚港这种级别的城市也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