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44 这个章节名真不吉利 (第2/5页)
而是神圣。 来到德光岛,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终于不用再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吴兴给孩子们弄来了南部非洲童子军的制服,卡其色的短裤和短袖衬衣,再加上同色的弯檐帽和黑色圆头皮鞋,这套衣服简直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拿到新衣服的第一天,好几个孩子睡觉的时候都不舍得脱下来。 陈绅士远远就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短短四句诗,听得陈绅士顿时老泪纵横。 徐歌惊讶。 穿西装的中年人解释:“家父久别故土,乍闻乡音情难自抑——” “见笑了——”陈绅士情绪激动,陆游的这首《书愤》,完美道出狮城华人寄人篱下的辛酸及不甘。 孩子们正处于上课期间,陈绅士很有礼貌的没有走进教室,就这么站在教室外整整听了半个小时,徐歌给搬来椅子都不坐,简直听得如痴如醉。 孩子们的午餐遵循南部非洲一贯风格,量大管饱营养丰富,牛奶和鸡蛋必不可少,南部非洲军人都快吃吐了的午餐rou,在这里最受孩子们欢迎。 这也正常,虽然午餐rou吃多了容易腻,味道也不够好,淀粉含量太多,卖相也不够好看,等等等等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除了食物丰富到让人嫉恨的南部非洲之外,没有那个国家的人有资格嫌弃午餐rou。 对于孩子们来说,咬一口满嘴流油的午餐rou简直太奢侈了,他们的身体亟需营养补充,无论怎么吃都吃不烦,身材最瘦弱的小女孩,一顿也能吃掉一大盒。 挑食是不存在的,1925年的当下,能吃饱就不错了。 吃过饭,徐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