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_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第5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第563节 (第4/6页)

不比大哥差的。

    苏小软回京了,走之前,又和大哥商量了一下,琢磨着多引进一些投资过来。

    现在不同于二三十年之后,如果是能投资实体工厂,那是绝对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欢迎的。

    别小看这些工厂,能解决的问题可多了!

    劳动力、税务、生产总值、带动其它的商业发展等等……

    地不能不种,但是钱也不能不挣!

    农业这边的发展也是rou眼可见的,一些大型的农机设备开始被引入,五六亩地,以前要用好几个壮劳力,现在只需要一个壮劳力就能都给解决了,这省下来的人力去哪儿?

    这个时候,工厂就成了香饽饽。

    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做梦都想能找份工作。

    有些五口之家,家里头能有两个工人就算是条件可以的了,如果有四个,那绝对是相当好过的人家了。

    可问题是,工作就这么多,上面也要考虑方方面面,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机会都给了某一家人,就算是考虑到对外的影响,也不能这么做。

    所以,当初苏小软投产的那家羽绒厂一招工,才会引起了各方的注意。

    特别是当郭小六也成了羽绒厂的一员之后,更多的人看到了私营厂子的好处。

    私营的怎么了?

    人家工资高待遇好,比好多国营厂子都要好!

    现在听说还有沪市那边过来投产的制药厂,大家伙这心情就更激动了。

    工厂才开始打地基,就有多少人四处托关系想要弄一个工作名额了。

    苏向东做了初步预估,这家制药厂规模大,除了能解决用工问题之外,还能给他们高县带来极高的声誉。

    这就等于是一个信号,毕竟顾氏药业可是相当有名的,旧社会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