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0 (第2/4页)
还是那句话,他太难了! 没困难,老天都要给他制造点儿困难。 唯一好的一点呢,往开了想,大梁其实也是人才济济,文有谢显,诸葛复,褚怀仁等,武有萧司空,杨劭、薛敬儿、薛泉,外加一个为人不靠谱但打仗很靠谱的萧宝树—— 这要是一个掌握不好,那可是天下大乱的趋势,可是要真把这些人才用到实用,个个忠君爱国,那又何愁大梁不兴呢? 永平帝喜忧参半,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感前路艰辛,辗转反侧了半宿才终于睡着了。 没两天就召见了潘朔举荐那俩人,先见过之后又召谢显来见,毕竟是吏部尚书,真用人还是得吏部点头。 谢显是没意见的,潘柏二十七八岁,谈吐不俗。 潘朔为人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办事能力还是有的,举荐人还靠谱,至少潘子路就说明了问题。 这潘珀倒比潘子路还要圆融,可能也是接连守孝了六年,把身上的棱角磨平,可没有潘朔所说的潘子路那种激进思想。当然,也可能是当着皇帝的面,矜持着。 潘家人的容貌都还挺好,这潘珀虽然身材不高,但胜在容貌俊秀,笑容温暖,颇有让人如沐春风的意思。 谢显打算让他来补潘子路空出来的缺,可永平帝的意思却是直接提到身边,做黄门侍郎。 潘柏还觉得住气,气定神闲,可潘朔已经欣喜若狂了。 高兴的倒不是潘柏这起始官做的高——当然也不是不高兴,就是更高兴自己这举荐人得脸了。 太得脸了。 看他这人缘,这眼光。 一个潘子路,一个潘珀,都是他举荐的。 官职还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