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7 (第2/4页)
皇子大了,或者镇关的是朝中大员,那这些典签官便是眼线,皇帝放到他们身边明目张胆的眼线。 一种监察制度。 所有典签官都是寒门出身,这也决定了他们与监守的阶级对立,于皇帝是极为有利的。 一般来讲,典签官三年一回中央朝廷,平日只需记录,往朝廷上报。 这位刘姓典签官算算日子还有小半年的时间,这么早提前就回来,用他的话说,是看到了临川王的不臣之心。提前卷铺盖走人,连招呼都没打,偷偷摸摸从荆州跑回来的。 永平帝怒火中烧,把朝中大臣就叫到了太极殿议事。 大臣瞬间分两派,一派建议等御史中丞回书信,确定荆州当地情况,第二派则是完全不相信典签官所言——或者说怀疑很多有注水的诽谤。 刘典签也是个有血性的,表示宁愿一死以示清白,说他出身卑鄙,性情粗鄙,才学普通他都能忍,说他不忠君爱国,有意挑拨皇室关系,那他一百个不认啊。 一头就往太极殿的柱子上撞过去了,好在直阁将军眼明手快,把人给救下来了,就这样也磕的头破血流。 这一撞,当场三分之一的朝臣就倒戈了。 永平帝当即派下圣旨调临川王进京,此次便不是御史中丞亲身上路,八百里加急直接送圣旨上门。 可是等这回信却等了又是半个月,直到进了腊月了,荆州那边才有奏折送上朝廷,临川王病了。 病了,就赶不了路,上不了朝廷了。 直接给拒了。 永平帝这一回彻底怒了,如果说之前还只有大半相信了刘典签,那现在他就是信实了。要不然,临川王又怎么会惧上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