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痴恋男配的女配后我有了 第110节 (第5/7页)
党派间恩牛怨李,加上还有一股明面上看着和稀泥实际不知落脚何处的中间派别,总之一派乱哄哄,吵吵闹闹大半月也没能拿出一套章程来。 皇上想去西郊狩猎何尝不是待在京城听他们吵得头疼,遂想去西郊散散心,顺便让朝臣们冷静下,回头讨论出一套双方都满意的章程。 陆今湘听完摇摇头,叹息:“世上哪有两全的事儿。” 覃煊捡起一粒黄豆放嘴里,闻言诧异地抬起眼,没想到她还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最是简单普通的一句话,朝堂上许多大臣却不懂,如今朝廷取仕有两种途径,一种就是正经科考,另一种是国子监出来直接授官,尤其后者,许多勋贵直接把自家子弟塞到国子监里头,度个几年金便能出来为官,回头安排到打点好的官职上,没几年便能缓步擢升,因此国子监几乎成了勋贵们走仕途的后门,但许多贫寒的子弟连国子监大门开在哪儿都不知道。 陆今湘自然了解这个朝代的太学现状,与传统历史国子监出来的监生只能补吏,终生可能迈不过七品官不同,国子监出来的勋贵子弟等同正经科考,只要在太学期间做到科科优秀,便等同进士出身,照样升官不受限制,但关键是,国子监只收勋贵子弟,满打满算也不足二百人,二百人中取得科科优秀的比例,和与全国竞争的科举取仕比例,两者对比可见一斑。 外祖父此次提议便是削弱国子监的权利,禁止直接授官的官风,好让朝廷实权官员都是有识之士,而不是只读了两年书连篇正经文章都做不出来的国子监监生。 这个显然会触及勋贵的利益,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