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_第6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第2/3页)

船,在卫辉码头进行补给或者直接在卫辉下船后从陆路再通往其他地方。另外两百艘左右是货船,基本上八成以上只是在此转运,剩下的两成会在码头卸下货物,再走陆路,基本上只有将货物卖到卫辉或者是附近府县的才会再此卸货。每日码头卸货力夫需要五百余人,来往客流量两千余人。”

    很多人都扭头去看许老爷,便见许老爷乐呵呵地点了点头。

    许老爷是卫辉码头最大的货船商人,卫河上好多行驶的船只都是他们许家的,包括在座的很多人也都在许老爷那边走过货,每日在码头和各种货船打交道的人,就算没有仔细去统计,但是粗略数目还是估计的出来的,那季师爷说的数目是做过功课的,绝对没有糊弄人。

    许老爷都点头了,众人便知这是实情,就继续默默听下去。

    季方和收到秦修文的眼神示意,将第一张纸翻了过去,里面再次展示了第二张纸,这张纸上是一个全新的码头图,上书“卫辉新码头示范图”,原本老码头也没看出什么不对,但是新码头图一出来,前面那张图纸就被秒成了渣渣!

    实在是,新码头看着,太大气磅礴了!

    码头纵深数十丈,长约数百丈,分为好几个停泊区域,给大小船只、客船、货船都分了指定停泊点,而不是以前乱哄哄的一处;堆货区、上岸口、附近的仓库星罗棋布,就连仓库也分很多区域,有吃食干货、有水产生鲜、有布匹绸缎、有瓷器纸张,各种不同的区域都标注了出来,甚至有靠近前方眼力好的,还发现这些仓库的建造标准还不一样,每一处区域的仓库建设都按照将要存放的货物标准来建,绝不是以前那种就是一个仓房,把东西往里一放就好了,不在意里面是否干燥、是否可以存放活物、是否有异味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