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 (第2/3页)
的传统做法,就是将活字做出来后,将活字一个个摆在字盘里,然后在活字上方用大的毛刷笔等细细涂抹上油墨,接着将纸张覆盖在上面,再用干净的毛刷在纸张背面一一刷过去,接着将纸慢慢撕下晾干即可。 但是秦大人说的那个器械,可以将字盘摆放在器械下方,用一个滚轮蘸墨,在字盘上滚一遍,这样一来油墨就均匀了,放置上纸张,再用一个表面干净的金属滚轮再压一遍过去,这样就完成了印刷。 其实秦修文不知道的是,就算他将德国发明的古登堡的印刷机拿回来了,其实并不符合此时大明的国情,反而他曾经看到过的印刷机更加贴合实际。 古登堡的印刷机理念来自于榨葡萄汁的机器,那时候的德国所用的纸张都是羊皮纸非常的厚实,如果用力不均匀或者力道太轻,那么印刷上去的文字就会变得很模糊不清。 而大明虽然暂时没有自己的印刷机械,全靠手工完成印刷制作,但是大明的油墨技术和纸张技术却是领先欧洲不知道多少年,明朝时期最常用的宣纸光洁细腻,绵韧润泽,有很强的吸墨性,再加上此时的制墨业空前繁荣,绝对不是欧洲那边可以比拟的。 所以秦修文提出的法子,是正正适合如今的印刷行业的。 “既然袁师傅也说可行,本官到时候再派几个专门做器械的能工巧匠过来,帮你们一起制造印刷机械。袁师傅,你记本官一言,若是想要我们这个印刷工坊能一直开下去,那么用器械代替人力,提高效率,是重中之重,切记!” 一直到袁师傅回到了印刷工坊,他脑子里还在琢磨着秦修文的那句“用器械代替人力,提高效率。”,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是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