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明_第十七章:不怕喝倒了钻桌子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不怕喝倒了钻桌子么? (第2/4页)

事的佥书官却少。

    宣府镇城中心为谷王府,由北向南,分别是钟楼、鼓楼、南门上的拱极搂,十字大街都有牌坊,一般来说,南向多为官宦、豪门大户、地主老财居住,街上也布满官店与商铺。

    镇城北向,多是各级衙署,被命名“镇朔楼”的鼓楼,每日依更擂鼓报时,内高近一丈,直径三尺多的大鼓每每敲响,“咚咚”的鼓声立时传遍全城,战时还可用于示警。

    镇朔楼,是一座两层檐歇山顶建筑,建在墩台之上,通高八丈有余,南与南门的拱极楼,北与清远楼,就是钟楼,遥相呼应,是宣府镇城内最高大、宏伟的建筑,因明永乐七年镇守宣府总兵官被封为“镇朔将军”而得名。

    镇朔楼前有东西大街,东大街为按院街,有巡抚衙门、按察院衙门,还有众多的工场与仓房等。

    西大街则为户部街,有户部行司,内居大督粮郎中朱敏泰,此外还有户部同知,通判人等,管理朝廷调拨的军事与民用物资,监督地方使用。

    这东大街上,还有刑部行司,巡抚衙门大堂,规模与总兵衙门相仿,巡抚衙门西侧,是镇城内的演箭场,原是用于军队检阅与城内练兵所用。

    可是因为官民侵占的缘故,这个演箭场却越来越小,所以镇城的军队cao练,一般都放在了城外东北郊的大演武场上,该教场也有“宣镇教场天下闻”的美名。

    宣府镇,镇守总兵衙门,就设在这牌东大街上,与宣府巡抚衙门相隔不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