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沙忠旺是严庆荣的人 (第3/4页)
:“将军,此处可以攀到上面天台上,可将关口尽收眼下。” 张诚走到直梯前,跟着就攀爬上去,只见上面是一处露台,周围有齐胸高的护墙,里外都是包砖,这露台上面还支着一顶帐篷,想必是给值夜军士使用的。 走到望台边上,扶着护墙向外望去,周边的长城和北栅子关口尽收眼底。 嘉靖二十三年,兵部右侍郎翁万达被任命为宣大、山西、保定军务总督,由于当时的边关常常遭到俺答部落的sao扰,造成了重大损失,于是,翁万达奏请修筑边墙。 《明史》记载:“山西起宝德州黄河岸,历偏头,抵老营二百五十四里。大同西路起丫角山,历中北二路,东抵东阳河镇口台六百四十七里。宣府起西阳河,历中北二路,东抵永宁四海冶千二十三里,凡千九百二十四里,皆逼巨寇,险在外,所谓极边也。” 《明史》也曾赞道:“万达精心计,善钩校,墙堞近远,濠堑深广,曲尽其宜。寇乃不敢轻犯,墙内戍者得以暇耕牧,边费亦日省。” 张诚在望楼的顶台上向下望着,这一段长城清晰可见,他估摸其高能有两丈余,上面宽约四尺,下面基座宽有一丈多。 而近处北栅关口的关城也是尽收眼底,关门狭窄,两边陡崖竖立,当关门闭合时,却又万夫莫开之势。 不远处白河流过,在关城旁白河水流狭窄处,一座水关便立在那里,同样是借助了山势,筑起关墙,中间立着一座铁制的栅门,不阻河水流过,却不能过人和行舟。 望着下面的长城和关口,张诚沉默了,就如此关防,若是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