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科技庇护所_第十一章 完善庇护所(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完善庇护所(完) (第4/5页)

,看看有哪些好的制氧方法,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查找,陆晨总结了制氧的几种方法,化学的就不说了,方法太多并且需要用到很多化学物质,代价太高,物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离液态空气,另一种是吸附法,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氮和氧的沸点不同,先把空气压缩液化然后再蒸发的方式,优先把氮气排出去,剩下的就是氧浓度比较高的液态空气了,吸附法也差不多,不同的是用特殊材料吸附氮原子,剩下的也是氧浓度比较高的的气体,还有一种是生物制氧法,就是培育蓝藻通过光合作员产生氧气。

    陆晨考虑了一会觉得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法产生氧气,毕竟后面自己还要出门,那时候防护服需要加上氧气装置的,庇护所的制氧设施如果能够直接制取液态氧气的话,那么自己就不用再造一个液氧制取设备了。

    随后陆晨在纳米核心开始设计制氧机,而且准备设计一个大型的制氧机,管道联通庇护所所有的房间,这样就保证了庇护所内所有地方氧气充足,

    随后陆晨根据网上找到的工业制氧机和对应的程序加以改造,设计了一个制氧机,还在制氧机的边上设计了两个接口,可以用来接气瓶用来装液氧,然后陆晨就得到了这组数据

    ......

    天空3型制氧机

    制造要求:能量200点、钢铁300kg

    制造时间:30分钟

    展开时间:1小时

    说明:由普通的制氧设备改造而来的大型制氧机,内置自动化程序,添加了管道和监测系统,可以监测空气中氧气浓度,设置相应的浓度要求,并且可以将多余的氧气重新压缩成液态存储起来,

    ......

    陆晨看了看,发现今天是做不了这个制氧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