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5 (第3/4页)
的笔杆子!那个欢欢喜喜奔小康,你们都听过的吧,就是小宋写的……哎哟,真是不得了,现在都能在省报上写了!咱们乡也要出一个大作家了!” 四五双眼睛都盯着宋城瞧,就跟看猴子似的,宋城就算是见过大场面的,还是忍不信脸红害臊。 “没有那么厉害的,就是个小中篇,只有五六期就完了。” 一期八千多字,六期就是五万来字。 这点字数,对于宋城那个时代,动不动就几百万的大长篇来说,实在是不够看的。 但通俗和能上官媒的,那出身上就完全不同,日后的发展道理也完全不同。 据宋城知道的,就有好几位通过官媒最后成了全国知名的大作家,作品流传于世,拍成影视,甚至还能拿到国际大奖。 但全国那么多爱写作的文艺青年,最后成名成家的也就那么些个而已。 原身有才华是绝对有的。 善于抓住热点,紧跟风头,原身的政治嗅觉比他的文笔要强得多。 就原身的质量,宋城看着还算可以,但故事性和合理性都差了点。 原身之所以能上,其实还是有内幕的。 虽然是原身的,原身的运作,但被夸的是他,他就觉得臊得慌。 “还有五六期!” 一个中年女同志瞪圆了眼睛,发出惊呼。 “是啊,连着半年名字都上省报……这个小宋同志也太谦虚了吧!” 老师傅笑眯眯地看着宋城,仿佛在看着自家成了器的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