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九章 周卫国的阳谋 (第6/7页)
不熟,虽然看了那么多古文书,可要不是这些年和汪中他们经常讨论,好多事我也不明白。唉,咱们那个时代,传统文化断层断的太厉害了。” “尚书上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和才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最高追求,有了追求就要谈到责任,所以讲‘仁’,为了达到仁的地步,儒家又讲礼。在我看来,礼就是一份责任清单,由此使无序转为有序,能一直保持礼,大概离仁也就不远了。” “可问题是光有礼还不行,你还得有发自内心的诚。这点我觉得孟子说的最透彻,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我们这个文化啊,对个人素质和自己修养的要求太高,绝大多数人很难做到。所以那些前人才总是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 周卫国越听越糊涂,他忍不住开口道:“老于,你到底想说什么?我对孔子孟子的可真没什么兴趣。” “嗯。”于德利微微颔首,抬眼盯着周卫国的双眼道:“小周,我们的文化真的不好么?你宁愿用罗马法这些西方人现成的东西,也不愿在传统文化里找答案么?” 周卫国心说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合着绕了半天弯子,就为了问我这个?他有些气愤的道:“腐朽糟粕的东西找什么找?如果有答案,在咱们历史上早找到了!在中国的传统里,从来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个人责任,只有对义务的奴隶服从,对权利不负责任的滥用!” “我们的文化里不是不讲权利,而是要先谈责任。那是因为没了责任,权利也就无从谈起,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于德利见对方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