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八章 尘海微茫尽转蓬 (第9/9页)
“不过有一样儿,玉哥儿,嫩得注意身子骨,不许碰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要真是那样,奴家可不依着嫩。” 张鸨儿说话的工夫,已经从身后大茶壶的手里接过了一个小包,里面约莫有十两银子,顺势就往郭玉手里塞。 “唉,上哪找奴家这样的,真真一个王宝钏!” 郭玉眼睛一瞪,把银子往对方怀里一扔,怒道:“走!走人!嫩爱跟谁王宝钏就跟谁王宝钏去,回嫩的‘寒窑’窝着去!嫩要是再胡吣,老子就先把嫩带回军管会住几天!” 别看郭玉今年才十九,可他有个当过差的爹指点,心里明镜儿的很。过去他跟张鸨儿倒是经常黏黏糊糊,可那是过去;眼下北海镇来了,用老爹的话说,得脱胎换骨才行。 北海军来宁海州几个月了,他还从没见过一个北海兵在街上强买强卖,白吃白喝,也从没见过一个北海兵进赌场逛青楼。 就冲着这一点,宁海州的老百姓都得伸大拇指,没有不服气的。郭玉他爹说的很明白,你小子如今也是北海镇的一员了,要想升官,拿跟人家曹贵福一样多的俸禄,那就不能出错,得跟人家当兵的学。 张鸨儿斜楞眼,歪头看着郭玉离去的背影,嘴里兀自嘀咕道:“嫩个小劈岔儿,酒色财气一样儿都不沾.哼~~脑袋被驴踢了!” 一、转篷,随风飘转的蓬草,后来比喻人生飘零。二、清代的科举在乾隆以前是不许旗人参加的。所以某些书上写康熙年、雍正年旗人参加科举,纯属胡扯。即便是乾隆时开禁,也是另有额数,跟汉人不同。 (本章完)一万只熊猫的乾隆四十八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