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五百四十九章 奴隶也配有姓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奴隶也配有姓氏 (第3/7页)

不屑一顾,换取平安。不过黑狗不是,他家从他爷爷那辈开始就是给喇嘛们放牧的奴隶,所以不配有个好名字。

    “云”姓是刘胜给起的,这厮以前有个同学就姓云,是蒙古族,于是便拿来用了,而且之后北海军中的好些蒙古族士兵都姓了云。可刘胜并不知道,蒙古人的云姓其实是来自土默特左旗,人家姓云那可不是乱起的,都是有缘由的。

    1578年的时候,俺答汗封格鲁派活佛索南措为“大来三世”,后来三世大来转世到了俺答汗家中,起名云丹嘉措;由此,俺答汗的后代里就有人开始用“云”字起名。到了清代,随着土默特地区汉化程度加深,云字也就逐渐演化为姓氏。

    话说刘胜这么一搞,数十年后,整个蒙古地区的云姓蒙古人就分成了两支--北云和南云。南边的云姓蒙古人都是俺答汗后代,以黄金家族传人自居,不过大部分都成了普通老百姓;而北云里很多人都在军队中服役,成为了守卫喀尔喀蒙古和西伯利亚的中坚力量。

    这时就听底下一个俘虏不屑的道:“切~~不过是缴赎身费罢了,等我攒够了钱,找台吉管家一样能赎身开户。”

    敢情这位也是个奴隶。清代的蒙古社会的奴隶阶层虽然人数不多,却相对固化,始终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些人在蒙语中被称为“波翰勒”,来源有几种,一是触犯法律被籍没为奴者;二是经济破产卖身为奴;三是外来户,在本旗无户籍。

    虽然此时的法律允许奴隶可以缴纳一笔不菲的赎身费成为平民,但问题是都穷的底儿掉了,又有谁能拿的出钱呢?于是那些奴隶们便一代又一代的继续给旗主和喇嘛们卖命求活。

    云岩忍不住嘲笑道:“开了户你还是个奴才!”

    那俘虏大怒,刚想站起来就被两旁的同伴给拉住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