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章 巴城春风别有情 (第2/7页)
穿着同样颜色军服的士兵随即跟着应和,如是三次。 “えいえい~~” “おー!” “えいえい~~” “.” 好吧,在另一时空经常玩光荣游戏的人肯定对这套不陌生。严格的说,这是一套从平安时代末期就流传下来的武家做法仪式,最早出现在《平家物语》里。等到了战国时代,居然还分出了不少流派。 比如在开战前喊,被称为“哄の声”;如果在胜利后喊,则被称为“胜ち哄”。在《鸦鹭合战物语》上,对怎么喊都有严格要求,开始声音要大,然后逐渐声音变小。 然而如果只是喊个口号倒也罢了,偏偏一群仙台农民出身的仆从兵还兴奋的唱起了民谣,如同踩了鸡脖子一般的嗓音听在其他人耳朵里,就实在让人不能忍了。 这不,在不远处由会安明香社华人所组成的会安营防线上,负责指挥的一个连长抹了抹头上的油汗,不屑的道:“丢你老母的倭国兵,又特么哭丧!” 他随即也跳出战壕,对着手下的一百多号兵大吼道:“所有人跟我唱!三国战将勇~~一二三四!”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英雄!还有张翼德,当阳桥前等,霹雳叱咤响连声,桥塌两三孔,吓退了百万兵,五虎将中显威风!一二三四!云长武艺精,温酒斩华雄,百万军中显威风,五关斩六将,单刀千里行,擂鼓三通响连声” 这首歌是特战营军官们教的,而特战营的人则是跟王远方学的,至于王远方嘛,那就不用说了。虽说如今北海军里的军歌很多,诸如什么《满江红》、《三大纪律歌》等等,加起来得有十几首,但特战营那帮鼻孔朝天的家伙们独爱这一首,于是身为徒弟的会安兵也是人人必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