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六章 初到安平港 (第7/8页)
,北海镇居然连这种事上都有秘法,实在深不可测。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了这个“复写纸”还真是方便,要是沿海的各处海关乃至一些火票单据也能如此办理,那可真是省了不少文牍事务。 不过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念头,细看上面的笔划痕迹,和琳觉得除了纸,想必那种硬头笔也很重要。而大清治下用的都是毛笔,即便有了这样的纸恐怕也够呛。 他想了想又问道:“就交了二十块银元,再无旁的了?” 马八十三道:“回爷的话,确实就这么多。此地没有咱那边的船料费(按商船的梁头大小收费)和商税,只设了什么码头费、检验检疫费、验货费。也正是因为此地关闸费用便宜,很多做海贸的人都会来。” 和琳听了愕然,他扫视着港口上的各种设施,尤其是一里外的那座三层的高楼,心说就收这点钱能干什么用?于是追问道:“那杂项呢?就没有官吏勒索?” “杂项也是没有的。听说之前有差役曾跟船主勒索额外费用,结果很快就被撸了差事,还贴出了告示,说是把那人流放到了苦叶岛去了。” “哦?!” 马八十三抬手一指不远处的港口办公室道:“那门口就设了个投禀贴的木箱,谁都可以投。” “呵呵,那不过是表面功夫罢了。草头百姓,有几个识字的。” 和琳的不以为然其实没错。随着北海镇的摊子铺的越来越大,内部腐败问题已经开始滋生。所谓“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和穿”,不光是读书人,就是大字不识的百姓也都是这么想的。 民政部和贸易部下设了大量的“办事员”,这些人在老百姓眼里就是官。当北海镇渡过了筚路蓝缕的几年,一统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