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五百九十二章 曹鹏的新去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二章 曹鹏的新去处 (第5/8页)

庄丁耕种旗地,所获粮谷除纳义仓米外,供八旗官兵开销。随着顺康雍三代大批流人被流放至此地,成为披甲人的奴仆,迫使其额外垦荒,因而旗地数量与日俱增。

    根据缴获的满文档案账册统计,北海镇占领宁古塔时,八旗旗田总数为442434亩;另外,宁古塔地区的私有土地是数是51922亩,上述两者相加,总数将近495000亩。

    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耕地面积,主要还是跟这年月的耕种方式有很大关系。因为地广人稀,再加上气候寒冷,早期都是采用较为原始的“火田法”耕种方式,也就是第一年开垦后无法播种,第二年再垦才能播种,如此地越种越熟,到了第五年就可以算是腴地,然而到了第六、第七年,地力就耗尽了,然后就去开垦新田。如此一来,耕地越开越多。

    从关内来的流人虽然给宁古塔的农业生产带来提高,可也相对有限;要知道这么大的耕地面积,像关内那样的精耕细作根本照应不过来,所以只能在部分地块上实行。

    另外宁古塔地区设有南马厂、西马厂和牛厂,除了要为驻防八旗提供马匹,还得为官庄上提供耕牛。满清之前的标准是每120亩地配一头牛,耕作效率可想而知。

    曹鹏到任后,先是将旗田全部没收,而后又根据私田的开垦程度不同,制订了不同的赎回价格,又用了半年的时间,通过协商外加威逼的方式全部收回。这么做目的是要通过“农业协作”的方式开展机械化大农业生产,摆脱靠天吃饭、随意烧荒的小农种植模式。

    流人也好,庄丁也好,他们都是奴仆,没有自己的耕地,眼下有了五十亩地的使用权,再加上只交一成租子的税赋,自然是欢欣鼓舞。而那些拥有私田的满人和民户对北海镇的政策大为不满,可迫于北海军大胜清军后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