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九十七章 要变天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七章 要变天了 (第6/7页)

派差役。

    历史上满清在漠北几乎就没有多少驻军,所有的边防任务都是由喀尔喀蒙古四部来完成。四部承担的朝廷差役名目繁多,除了战时出征之外,平时还要承担驿站、军台、卡伦、巡边、官牧厂、屯田等各项差役,摊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恰克图等处朝廷或地方军政机构中的各类杂役。同时时,他们还要提供清廷在漠北治边上所需部分乘用驼马、食用家畜、毡包等实物,或将其折银摊派。甚至还要被清廷派往漠北以外的其他地区担负种种差役。

    因为完不成差役任务的盟长会受到清廷的处罚,甚至革去世袭爵位,导致四部经常征调箭丁的子弟和寺院的庙丁当差。

    诚然,喀尔喀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三音诺颜四部为满清守护北疆,担负起各种沉重的差役,被清廷压榨的很厉害,蒙古各部底层百姓也都非常贫困,但除非是满清不想要漠北领土了,否则抽疯啊搞减丁?!

    再者满清对喀尔喀蒙古四部出家为僧的人数都是有严格限制的。各部的成年男性如果人数不够,根本完不成清廷那沉重的差役任务。也就是到了清代晚期,清廷对漠北的控制几近失效,这才导致寺院僧侣人数暴涨。

    那种多子人家择一子继承家业,其余出家为僧的情况,都是后来蒙古人贫困的实在活不下去,只能出家为僧寻求温饱。

    按照《喀尔喀右翼旗札萨克衙门档案》记录,乾隆时期整个喀尔喀右翼只发了不超过五百张度牒,另有九百个庙丁名额。

    要知道古代的蒙藏寺院也是权贵阶层,上层喇嘛们多吃多占,一点也不比那些王公贵族差哪去。以百灵庙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