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2章 (第2/3页)
“他们就没有找外援,比如老师之类,”敢出来闹事的,都是有底气的,或者说能考中举人,背后一定有师承,不是自家长辈,就是出名书院和大儒老师。 “自然有,不过安大人思维敏捷,已提前在前面好几版的报纸上,把那些有真才实学,育人无数,品行端方的大儒都夸了一遍,通过报纸,帮他们狠狠扬了一回名,百姓竞相称颂,津津乐道。” “如此一来,大儒们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要是他们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一定会引起所有人注意。就是为了不辱没好名声,他们在发文的时候,也会谨慎再谨慎,斟酌再斟酌。即便是批评之语,也要写的含蓄文雅,尽显高人风范。和安大人的犀利写法,完全不是一个量极的,百姓可听不懂那些含蓄表达,只会觉得好生动听,却完全入不了心。” 这就属于名人效应了,当你成为名人,说的任何话都要谨慎,因为容易被更多人知道,也会被人解读,最后意思大相径庭。 大儒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所以必须得谨慎! 他们相当于被安孟文架在高台上了,轻易下不来。 即便有一些气不过,非要和他计较,那也没关系,写文章来骂就是了。 身为全能偶像,最不怕的就是骂战了,反而骂得越激烈越好,造成的影响越大,最后也不过是把儒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全部宣扬出来。 而安孟文损失了什么呢? 什么都没有,几个马甲而已,被骂和他安孟文有什么关系?他还是那个全京城扬名,最受欢迎的风流才子。 是的,安孟文通过报纸和整合戏剧等手段,已经让自己成为全大楚耳熟能详的风流人物。 这个风流不是说在女色上荤素不忌,而是引领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