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6章 (第2/3页)
正好先太后出生时,母亲因为难产过世,没人教养这个女娃,就抱去给伯母养。 后来真的带来了孩子,只是几岁上夭折了,而先太后父亲又续娶,继母为表示贤良,要求把人抱回去。 因着这几年的抚养情分,先太后对伯父和伯母都有感情,且二老没有孩子,在她进宫时,陪了一半身家给她。 当时徐家只是普通官宦人家,官位最高的就是伯父,靠自己考上了进士,娶了翰林家的姑娘为妻,也就是伯母。 伯母嫁妆加起来比整个徐家都多,又看重先太后这个侄女,干脆把自己嫁妆拿了一半以上给她。 也是有这些钱,先太后前期在宫里才没有受欺负,蛰伏等到一个合适时机,勾引皇帝生下了皇子。 因此先太后对伯父伯母很是感恩,时常挂在嘴边,进而影响到了太上皇。 在登上皇位后,他没有封自己的亲舅舅为承恩公,反而封了长房堂外租。 这让身为亲舅舅的徐大人非常不满,可太上皇觉得,堂外租年事已高,没多少年可活,爵位早晚会到舅舅手里,让一让老爷子怎么了,这可是你亲伯父。 然他没想到老爷子这么能活,一直好好的,为了安抚徐家,也为了让舅舅和表兄弟们为他办事,太上皇又封了亲舅舅承恩侯,算是给了徐家两个爵位。 老爷子年纪大了,一直颐养天年,并不参与任何事,这次去世也是高寿,整整九十二岁。 这是难得长寿之人,去世也是喜丧,又是自己敬重之人,太上皇自然在临终前看望过一回。 老太爷临死都没为徐家求情,反而说太上皇恩宠太过,莫要对徐家轻拿轻放,不然他们吃不到教训。 不知道老爷子这话是真心呢,还是以退为进,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