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2章 (第2/3页)
庭。 而苏叶写下来的推演过程,一点也不无趣,甚至生动极了,让一部分看过文稿的人,产生了兴趣,加入进来。 他们有的按照自己想法去研究,有的会询问苏叶。 她毫不藏私,把收集考据资料,比较对照,统计与计量等方法一一传授,还有诸如化繁为简,互相印证等等,一一拿出来和大家探讨。 文人们听完,大受震撼,原来考据历史,也是一门学问,讲究方式方法。 他们知道有史官一直记录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言行,且随着史官们一代代改良,衍生出国别体,编年体,传记等记载方法。 却从未想过,历史的追本溯源是这样繁杂又有意思的工作,渐渐感兴趣起来。 有了他们的参与,苏叶的历史故事搜集和溯源,一下子就快速运转起来。 仅仅几个月时间,就搜集了超过五十个故事,内容有多有少,有的经过证实,已经找到了源头,而有些完全不可考。 苏叶把这些都整理出来,让人拿到书坊去刊印。 她早就购买了不少书坊,并在里面用上了新式的器械印刷,印刷效率是以往的五倍还多。 现在去印刷报纸,都能供应的起,但在没登上帝位前,她不打算这么干。 舆论这种东西,每个皇帝都是敏感的,市面上的书多起来,还没什么,毕竟重要的书籍,都藏在皇宫里,或者某些家族的私藏。 他们可不会让孤本流传出来,那在市面上流通的,除了经史子集,儒家经典,就剩下话本之流了。 像兵书这种东西,朝廷都不允许外传,一般也只有皇宫和武将手里有。 或许某些文官家中也有,只是他们轻易不会拿出来罢了。 苏叶的书坊印刷效率很高,差点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