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6 (第2/4页)
试考题多,比童试的题量足足要翻两三倍, 你要算计好时间。判卷时考官通常秉着‘三场重首场,首场重首义’的规则,因此经书题的前一两题要趁精力最好时写出来。后面的即使平庸些,可考官判卷时精力更有限, 不会七道题都认真看的,只要能做到不功不过也就足够了。” 顾桓认真听着, 又把顾楚寻来的历年乡试试题做了一遍。每做完一场模拟考,就送去给顾楚批改,直听到顾楚说“有几分火候了”,心里才安稳了些。 家里有这么个考生,看着顾桓往顾楚的书房来来去去, 府里也充满了nongnong的临考氛围, 闻姨娘更是天天给顾桓炖着补汤, 好像她自己要上考场似的,紧张得心砰砰跳。 只要通过乡试, 就能获得举人功名, 从而获得做官的资格。过了这一步,读书人才算真正的跃入“士”的阶级! 直到八月初六, 天启帝才指定了今科应天府乡试的考官与八名同考人选,主考官点的正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李浩林。考官们点中之后便不得再回家,也不能住到参试书生家宅左近,只能叫人送东西进来,初八日就搬进贡院锁院待考。 得知主考官的人选,顾楚皱了皱眉头,这位李大人不仅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他还是太子殿下的主讲学士,是太子嫡系!如今陛下缠绵病榻,京城乡试主考官,太子殿下安排自己人倒是不出奇…… 但他的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只得压下自己的想法,以免干扰到顾桓。 八月初九日三更晨起,顾桓就依着常年习武养出的生物钟睁开眼,洗漱更衣,精神奕奕地起了身,谢绝了顾楚的相送,骑着马、带着侍从到贡院门口排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