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4章:购买写字楼 (第2/4页)
投资了一大批规模很大的综合性商业项目。 其中,尤其是以港岛李超人的长江实业,以及新鸿基地产、嘉里地产、九龙仓、亚洲证券等资金实力雄厚的港岛地产商为代表。他们几年后开发出来的商业大楼,奇货可居,一些写字楼甚至卖出了天价。 陆凡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涉及到了写字楼项目,因此遍阅了有关北京写字楼项目的所有资料,自然记得非常的清楚。 陆凡记得,在九十年代中期,北京写字楼的租金无比高昂,仅次于中国香港和日本,高居亚洲第三位。这种超高的租金水平在1995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超高的回报率又刺激了各大开发商的胃口,纷纷跑到北京圈地建楼,以期分一杯羹,一时间,北京写字楼项目遍地开花,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假象。以至于在两年后的97到98年,产生了巨大的泡沫,开始了几年的萧条期,北京写字楼市场进入了寒冬时刻。 想了一下,陆凡便对杨宏斌说,不考虑租赁写字楼,直接选择那些最近就要开业的高档写字楼,一下子买下两三层用来作为江北集团的总部办公地。 沈清竹拿着资料介绍道:“董事长,如果您想购买写字楼的话,有两个地方可以选择。一个是马上就要建成的长安国际大厦,这是港岛新鸿基集团和北京长安建设集团合作开发的一个高档写字楼。” “另外一个就是东方国际广场,这个写字楼项,也是港岛的嘉里地产和北京东方建设集团合作开发的。” “不过,我向工作人员打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