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8章 君子不器 (第5/7页)
都说出口了,再继续跟着去,叫他们如何自处? 但子贡已经做出了决定。 他将一左一右跪着的樊须和公西赤拉起来,对孔子说道:“赐不孝,有重担在身。不能轻易言去,只能十里相送夫子了!” …… 神不合,貌亦离,孔门弟子们各怀心事地跟着夫子的马车,缓缓向东驶去。 樊须和公西赤,以及那些在幕府里做僚吏的弟子还有些尴尬,但他们首领端木赐却不顾公良孺,漆雕开的脸色,一直为夫子拉着马笼头。 他沉默良久后,突然轻声问道:“夫子。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弟子有惑,则必有问,但说无妨。”孔子似乎把这次分裂之旅当成了普通的出游,面色如常。 “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民众许多好处,还能博济大众,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仁么?” 此刻天气已经放晴,孔丘注视着透出阳光的蓝天,缓缓答道:“非但是仁人。简直是个圣人了,这样的事情,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何况如今是礼乐崩坏的季世?” 子贡止步,说道:“那么在我心里,赵大将军就是这样的仁人。在晋国下宫时如此,到了宋曹时如此,入西鲁,入曲阜后更是如此。我能感受得到,他虽然出身卿族,却颇知底层的辛酸,也是真心地对民众好。或许在得国的途径上有些不正,或许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会违背一些礼仪,但我坚信他会让鲁国变得更好。弟子不才,想辅佐一位圣贤之君出来!” “赵无恤也能算仁人,也能做圣君?真是莫大的笑话!” 孔门弟子们嘿然,多数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