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706章 孙子.吴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6章 孙子.吴问 (第2/6页)

中年士人在旁作陪。

    三人眺望四野。能看到姑苏城郊的浚池、长洲等风景,虽已过冬至,但吴国地处南方,胥山上仍然草木繁盛。绿意盎然。

    吴王阖闾身材矮而健壮,黝黑的短发里夹杂些许灰白,毕竟也是五十岁的人,虽老之将至,心里包藏的雄心却愈发显露无疑。见此情景不由感慨了一声:“大好山河!”

    那青年王子模样与阖闾颇似,正是吴国太子夫差,他立刻应道:“这江南千里之地虽然仍有许多草泽荒野,地广人稀,却人人都是勇士,值此季世,何尝不是王霸之根柢,大国之基趾?若父王能提兵北上中原,必不输于齐桓、晋文、楚庄!”

    “北上求霸么?”对儿子的奉承,阖闾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夫差下拜道:“然,吴国也是宗姬后裔,岂能让晋人专美于前?小子愿替父王去成周,问一问九鼎之轻重。”

    “大王,太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图谋中原,为时过早了!”见吴国太子的雄心又按捺不住,装扮如一位军中老卒的中年人立刻站出来劝阻。他正是赵无恤神交已久的兵势大家孙武,看似瘦削的身体内,却蕴藏着数不清的军争诡道。

    吴王阖闾点了点头:“不错,孙子说的有理。比起遥远的中原,先解决身边的肘腋之患更要紧。”

    先灭亡南边令人讨厌的越国,吞并那些与吴人同音同俗的越人,随后驱使他们溯流攻楚,将这个大国彻底打趴下。最后,方能北上争鼎。这是吴国君臣得出的战略共识。

    所以吴王阖闾才在宋之乱里,对赵无恤的作为采取了较大的容忍,没有因为儿子的一时之愤就发兵争宋。

    但随着出征的吴人南归,商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